景區風景如畫,公廁前排起長龍卻很尷尬,這大概是不少人外出旅游時都會碰上的狀況。前不久,住建部發布新版《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》,將女性廁位與男性廁位比例標準變為3:2,人流量較大地區為2:1,以緩解女性廁位緊張問題,該標準于本月1日起實施。此消息一出,立即引起廣泛關注,女同胞對此大聲叫好。無錫移動廁所出租的男女廁位比例如何?是否達到這個標準?今后又會出現怎樣的變革?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。
公廁
現狀
街邊公廁:男女廁位比例1:1,基本采用老標準
從市環衛所了解到,目前納入環衛管理的有近400個公廁,其中40%為二類公廁,剩下的仍是三類公廁。由于錫城公廁建設時間早,加上建設面積有限等因素,廁位基本都是按老標準,一些老式公廁的男廁位甚至比女廁位占比高。但總的來看,目前男女廁位比例為1:1。
事實上,考慮到女性如廁時間較長,在近些年建設改造的過程中,環衛部門也擴建了一些女廁。例如,今年改造的梁溪區振奮路公廁、八角亭公廁,都在拆除重建后增加了女廁蹲位。濱湖區的青祁路公廁也在擴建后新增了兩個女廁蹲位。
“以前的男廁所要考慮小便池和大便蹲位,面積都比女廁大。”工作人員介紹,近兩年在改造幾座廁所時,將男女廁所的位置調了個。
在對二泉花園和吳橋的廁所改造時,每座公廁的女廁設了4個蹲位,男廁只有3個蹲位。為提高公廁使用效率,無錫一些地方還曾試點過混用廁所。蓉湖新村門口曾有這樣的廁所,進去后只要把門鎖上就行,不區分男女。不過,這樣的廁所并沒有增加,因為這種廁所一旦門鎖被人為損壞,又未及時發現,就會出現異性闖入的尷尬。
錫城景區:改建有限制,“老”廁所必須“借力”
無錫梅園有6個公廁,今年年初5個進行了改建,其中2個加設了家庭式衛生間,緩解女性“排長隊”現象,剩下的3間,內部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。
“每個廁位的占地面積有相關規定,總面積不夠的話,根本沒法達到新政的廁位水平”,談及改建廁位并沒達到3:2的廁位比,工作人員解釋,梅園當年建造的這幾個“老”公廁受空間結構的限制,如果要達到新規比例,單個女性蹲位的面積會非常狹窄,或者,男廁所的面積會被極大浪費。
老廁所改造條件不成熟,為了緩解女性“如廁難”,目前景區依靠“外力”緩解。年初投放了6個移動廁所,全部是作為女廁所使用。
同樣是人流密集的風景區,黿頭渚目前有19個公廁,每個都分為男女兩間,其中每個女廁所內有13個蹲位,男廁所內有5個蹲位和9個小便池。黿頭渚園藝環境科工作人員介紹,“只算蹲位的話,甚至已達3:1的標準了,但總廁位還停留在1:1。
據悉,黿頭渚這兩年也擴建了3個廁所、新造了1個廁所,通過大量增加坐便器,極大地減少了排隊時間。同時,在停車場、景區入口等人流密集地段還投放了3個應急流動廁所。“考慮到旺季人流密集,之后景區每年都會盡可能增設公廁和坐便器。”
城市綜合體:廁位比基本不是3:2,“排長隊”現象卻不多見
華潤萬家太湖店賣場有4個廁所,女用蹲位48個,男用小便池20個、蹲位20個,“每個女廁所旁邊還有1個殘疾人洗手間。雖然總計廁位比沒達到3:2,但因為大賣場的消費群體目標性強,逗留時間一般在一小時內。而且一樓肯德基等商戶還自帶廁所,所以從2011年開業以來,女廁位一直都是夠用的”,賣場工作人員介紹。
錫城其余綜合體內,雖然廁位比并沒達到3:2的標準,但因為每一層都有幾個男女廁所,所以排長隊的現象不多見,市民往往在一層樓遇上排隊現象,就會去其他樓層,“如廁難”問題很容易解決。
新政
落實
新建公廁將按新標準
綜合體還將打造“中性廁所”
對公廁廁位配置比例的國家標準在11年前就已出現。環衛部門相關人士介紹,2005年制定的《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》中,曾明確公廁應適當增加女廁的建筑面積和廁位數量,廁所女蹲(坐)位與男蹲(坐、站)位的比例宜為1∶1—3∶2,獨立式公共廁所宜為1∶1,商業區域內公共廁所宜為3∶2。不過,標準對男女廁位設置的比例未做出強制性要求,而且“宜為”一詞也一直被一些學者指責為“公廁國標”實施多年來,“女性如廁難”問題長期無解的原因之一。事實上,近年來,互聯網中出現的眾多“找廁所”APP,也從側面反映了城市中公廁難找的尷尬。
隨著新規出臺,錫城公廁將會出現哪些變革?市環衛所有關負責人表示,今后新建的公廁將會按新標準設計建造。對于已建成的公廁,目前還沒有收到具體的設計標準要求,改造計劃尚未啟動,還需和規劃部門進一步協調。不過記者了解到,市區能滿足“3:2比例”要求的改造面臨不少難題。一方面,由于建成年代久、廁所面積小,加上周邊建筑條件所困,想要改擴建的難度很大。同時,在對部分靠近居民區的公廁改擴建時,可能會遇到居民的阻撓。該負責人坦言,雖有難處,但錫城公廁每年都在改造提升,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女廁位,今后女性市民等待“方便”的尷尬有望進一步緩解。
錫城幾個景區表示,未來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的《城市公共廁所設計標準》新政,新建公廁的廁位比會提高到3:2甚至2:1。“廁所革命一定會進行到底的”,黿頭渚園藝環境科工作人員如是說。
個別綜合體則表示,未來將著力建設“中性廁所”,這樣除了能減少女性排隊上廁所現象,對于帶兒子的媽媽、帶女兒的爸爸等來說,也很有幫助。
話題
延伸
廁所革命依舊“路漫漫”
“在北京是只要你想上廁所,在附近就能找到”,曾北漂多年的張女士來無錫已半年,多次遇上找不到廁所的尷尬,“無錫地鐵站、馬路等公共區域內的廁所數量太少,讓人感覺很不方便”。公廁隱蔽、密度小,“廁所難找”是城市“如廁難”的道關。
公共廁所的環境和安全性有缺失也是“如廁難”的重要因素。調查中發現,錫城同時配備有“廁紙、坐便器消毒液、一次性坐便紙”這三樣“如廁寶”的公廁少之又少。坐便器上的腳印、殘留的污漬讓很多女性同胞如廁時“站也不是、坐也不是”,安全性和舒適性都大打折扣。“很多場所為了美觀將蹲坑改成了坐便器,但是又無法維持后續的良好使用”,市民黃女士吐槽,“有了面子卻失了里子,細菌清不干凈的坐便器比蹲坑還讓人難受”。
此外,錫城不少女性市民在期盼“豪華”公廁。對能補妝、方便哺乳甚至是配備有手機支架、小電視等設備的“功能型”廁所呼聲頗高。“作為基礎建設的配套設施,公廁應進一步改良,位置便民、環境衛生、設施完整的公廁才是民眾需要的”,市民蔡女士直言。
業內人士建議,除了增加廁所數量外,當務之急是要挖掘社會資源,鼓勵物業小區、醫院、加油站、賓館、酒店、餐飲店、文化場館、商場、集貿市場等人流集中地的內設廁所免費對外開放。